12省发文要求全面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串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
2025-11-03 来源:广东     作者:

2025年,江西、湖南、内蒙、贵州、甘肃、江苏、黑龙江、四川、山东、辽宁、河南、安徽等12个省陆续发文要求全面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串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甚至要求倒查13年,多省公开有奖征集自2012年以来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证据,可见,这次整治力度空前,打击态度十分坚决。 

其实,早在2023年2023 年 7 月 17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 11 部门办公厅、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3〕567 号)要求展开整治。 那么为什么,2025年再一次重新提出,而且加大了查处力,倒查13年呢? 招标投标制度是工程建设行业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制定的目的就是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但是,几曾何时却一度成了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的工具,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招投标活动中,围标串标、买标卖标、评标暗箱操作、内定中标、陪标专业户、评标专家职业掮客等乱象环生,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是导致国有资金流失,工程质量安全无法保证,腐败等严重后果,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

 新法治报(2025 年 8 月 7 日)报道:2023 年以来,杨某某等人组织多家公司围标新余市公路项目,中标 8 个项目共 4 亿元,中标后转卖牟利 1500 万元。该案涉及分宜县焦木至海螺数字产业园运输通道等重点工程。   广告      评审:有社保,55岁以下符合1个条件可直接评中高级工程师职称  以正科技教育  了解更多           央视新闻(2025 年 6 月 10 日)报道:2024 年 11 月,汪某等人通过 “中间人” 向业主单位、评委及招标代理公司 “打招呼”,操控 安徽六安文化陵园项目(1.32 亿元)中标。 央广网(2025 年 1 月 8 日)报道:2024 年初,赤峰市纪委监委查处 330 个涉案项目,涉及 700 余人,其中公职人员 135 名。评审专家与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勾结,利用评标前 40 分钟随机抽取专家的时间差,通过短信暗号(如 “今天阳光明媚”)传递信息。交易中心职工鲁超然泄露专家名单获利 35 万元。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可不是一般的查处,而是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手段对 2012 年 11 月以来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处围标串标、利益输送、违规操作等问题。 重点查处整治下面六个方面的问题:招标方量身定制,设置排他性参数、泄露标底;投标方围标串标,陪标、操纵报价、买标卖标;评标环节暗箱操作,专家收受贿赂、打人情分;履约阶段偷梁换柱,转包分包、低质施工;监管部门失职,压案不查、滥用职权;中介机构推波助澜,编造材料、规避监管。 查处的手段主要有: 

一、利用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识别技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 “标王”“陪标专业户”“捆绑投标” 等数据分析模型,筛查中标率异常、报价规律性递减、投标文件错误一致等可疑特征。 

二、资金流向穿透式监管,整合税务、银行数据,追踪项目资金流向,核查是否存在 “阴阳合同”、虚假结算、利益输送等问题。 三、全流程档案追溯,跨部门协作、联合追查,调取 2012 年以来的招标公告、投标文件、评标记录、合同文本等档案资料,重点核查文件完整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建立 “智慧反腐” 平台整合信访、审计、税务、社保等多部门数据,形成跨区域、跨系统的大数据资源池;纪检监察、公安、审计、行业主管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对问题线索进行联合调查。

 本次专项行动,若严格执行,那么招投标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将无处遁形,招投标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性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也给同行们敲响一次警钟,招投标时千万违法违规操作!

招标投标

热门新闻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主管单位:财经报营商环境建设研究院
主办单位:营商环境建设研究院编委会
联系方式:18710128098
投稿邮箱:zgjjfzbs@163.com
备案信息:京ICP备18038434号-3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