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3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0月13日决定,任命包钢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决定其代理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包钢在内蒙古工作多年,曾在乌海、包头、呼和浩特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实务(微信号zsyzsw0214)整理了他对招商引资的论述供参考。
资料图,图源:内蒙古政法
01 乘势而上抓紧抓实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要保持势头、乘势而上,树牢产业带协同发展理念,增强园区间协作联动,既优势互补、互促共融,也要错位发展、各显特色,实现产业耦合化成链、园区规模化成势,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要紧扣发展定位,立足资源禀赋,扎实做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谋划布局,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投产达效、升规纳统。招商引资实务(微信号zsyzsw0214)
要以链式思维抓招商,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加快招引实施一批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做好土地、水、电、蒸汽等要素保障,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要实施好连接新机场的路网项目,用好机场人流物流资源,强化陆港、空港协同联动。
要加强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干部资源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聚集,培养选拔一批懂产业、善招商、会服务的优秀干部。(原题:包钢调研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强调 乘势而上 抓紧抓实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为全市一季度“开门红”多作贡献;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02 怎么发展工业?(时任阿拉善盟委书记)
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按照园区集中、产业升级、环保达标的思路,推动工业向产业基础好、有水保障、有人支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的园区集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工业发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
集中力量把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和国家重要的石墨产业创新基地,把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园区,把吉兰泰打造成集产加销运一体化的高品质石材产业园区,建设以通用航空飞行培训基地、航空器制造基地、通航飞机维修服务基地和低空旅游示范基地为主的空天产业园区。
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矿产开发,清理规范贺兰山里的企业,清理退出胡杨林内的耕地,清理整顿花岗岩开采,清理恢复废旧矿区和井硐的地质生态,严守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坚决把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的项目和落后产能拒之门外,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原题:盟市领导访谈——访阿拉善盟委书记包钢;来源: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网站)
03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绿色算力上游牵动着绿色能源和算力装备制造,向下支撑着人工智能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新区要充分发挥绿色算力优势,扎实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软件开发、装备制造、数据应用、算力服务等集聚发展,拓展应用场景,强化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服务保障,打造科研资源集中地、专业人才集聚地。
要求经开区落实好科技“突围”工程,吸引更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合成生物等主导产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
要加强与新区联动发展,共享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原题:包钢调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04 积极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项目落地支撑产业发展(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推动沿黄产业带快速发展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托清两县要扛起责任,树牢工业强县的理念,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抓好能源、合成生物、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要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提升县域经济外向度。要狠抓招商,积极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项目落地支撑产业发展。要差异化、互补性发展,优化完善园区投资环境,做好各类要素保障,强化共建共享。要用好老牛湾5A级景区“金字招牌”,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做优文旅产业。要加强经济调度,紧抓快干,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原题:包钢在托县调研时强调 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做大做强沿黄产业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05 以高标准、大格局来推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和林格尔县是首府城市副中心和南部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这一定位,以高标准、大格局来推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持续壮大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发挥好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引,不断完善以乳产业为核心,肉、草、现代食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要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提升亩均产值。要与和林格尔新区形成合力,实现产业发展协同互补、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社会公共资源共建共享。要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把景区景点串起来,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切实做优工业游、生态游、遗址游,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要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不折不扣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把作风转变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实效。(原题:包钢在和林格尔县调研时强调 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加快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来源: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网)
06 下大气力抓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呼和浩特市将围绕落实“两个屏障”功能定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围绕落实“两个基地”产业定位,加快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
围绕落实“一个桥头堡”开放定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区域现代消费中心、区域休闲度假中心,加快建设“首府都市圈”、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全力推动面向俄蒙欧“对外开放圈”。
围绕“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重要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招商引资实务(微信号zsyzsw0214)
包钢说,呼和浩特市要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提升首府产业能级、夯实发展基础,提升首府城市能级、优化发展环境,提升首府科技人口能级、激活发展动力,提升首府风险防范能级、维护发展安全,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首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呼和浩特市要下大气力抓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全力以赴把稳定经济运行各项工作做好,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原题:包钢代表:切实担负起首府的责任和使命;来源:新华网)
07 变“流量”为“留量”,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近年来,首府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六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五宜城市”建设成果初显,日趋完善的交通路网、场地场馆等基础设施,为举办各类展会、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带动首府文旅业持续升温,为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着眼长远发展,变“流量”为“留量”,让首府不仅是全区的旅游集散中心,更成为国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
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发力。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一廊两轴三带”的文旅发展格局,持续优化“高山草原游”、“文博场馆游”、“黄河长城游”、“冬季冰雪游”等旅游线路,做好全域全季游,增强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演艺经济、会展经济,培育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有效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宣传推介好首府特色美食,以多元的餐饮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呼和浩特、爱上呼和浩特。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规律,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用市场的手段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可持续性发展。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旅游、餐饮等行业经营规范化、服务标准化,促进各市场主体走出品牌化、特色化道路。
政府部门要全方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行业协会联动合作,吸引更多文旅商产业链重点项目集聚首府。要尽快出台支持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意见,实打实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让市场火起来,企业有钱赚,百姓有收入,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