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国家政策新规相继出台实施,传统招商引资的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普洱市投资促进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规范招商和项目实施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同时纵深推进产业强市和务实招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批优质的招商引资项目实现签约落地,有力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1-10月,全市新签约500万元以上省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38个,协议总投资154.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133个,协议总投资152.4亿元;累计落地在库省外项目265个,协议总投资348.1亿元;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81.3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市产业投资的41.3%;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80.1亿元,占比98.5%;实际利用外资129.23万美元,同比增长18.6%。下一步,市投资促进局将从以下方面持续抓牢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研究吃透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关于规范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巩固和拓展专项行动成果,健全市招商委撤销后的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和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推进等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和政策指导,压紧、压实重点产业牵头部门、各县(区)、3个开发区“一把手”招商主体责任,促成“一把手”高度重视招商、带头开展招商,做到“五个亲自”(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抓产业谋划、亲自抓项目策划、亲自带队招商、亲自参与重大项目洽谈),强化“项目谋划、外出招商、要素配置”市、县三联动。
二是谋实招商项目。纵深推进务实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用“想法变思路、思路变规划、规划变项目、项目变投资、投资变税收”的“5个变”思维谋项目,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符合产业规划?是否符合“三区三线”生产力布局?是否有账可算?企业愿不愿意来投资?”的“5步法”来衡量项目谋划质量好坏。深入研究各条重点产业链短板弱项,认真盘清每条产业链的资源情况,分析清楚核心竞争力、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在哪里,高质量策划包装一批产业链招商项目。近期,将谋划推出50个左右2024年第二批市级重点招商项目。
三是突出精准招商。坚持“链式思维”,聚焦全市“9+N”重点产业,不断完善“产业招商图谱”和“招商项目用地一张图”,推动资源要素、招商项目和目标企业的精准匹配,精心策划开展“投资普洱”系列活动,扎实开展“三走一请”(“走出去”招商、“走下去”督查、“走上去”对接、“请进来”考察),结合“微招商”和“创业之城”打造,全方位开展“点穴式”精准招商,按照“一流的资源配给一流的企业”原则,盯准头部企业、优质企业,大力推进引龙头、铸链条、建集群。
四是加强闭环服务。不断完善“六库、两图、一平台”招商引资工具箱,持续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抓手,发挥“云南省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平台”作用,落实“市长局长坐诊制”等制度,运用好《普洱市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暨问题办理机制》,及时交办和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在洽谈、签约、建设、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闭环服务保障。围绕前端如何找准和管好目标企业,中端招商项目如何谋划包装、推介洽谈签约,后端签约项目如何推动落地跟进服务,按照“废、增、优”原则,抓紧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五是提升招商技能。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逐步完善,市场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专业招商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招商引资中面对企业,招商工作人员必须要学习掌握几手真功夫,要学会做项目研判、尽职调研,还要懂得企业经营和利润、税收等常识,在项目招引过程中才能够与企业精准洽谈。同时,要充分借助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商协会组织、招商代表等市场化招商力量,探索运用产业发展基金等新型手段。